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賞析
思而思學網(wǎng)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賞析,七首詩的內(nèi)容都是關(guān)于描寫作者內(nèi)心的狀態(tài)和自身處境。本文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賞析由思而學教育編輯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歡!
導讀:
這是杜甫和家人流落到同谷寫的七首講述自己慘境的詩作 。其原文如下: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
杜甫
其一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發(fā)垂過耳。
歲拾橡栗隨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皴皮肉死。
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
其二
長?長?白木柄,我生托子以為命!
黃獨無苗山雪盛,短衣數(shù)挽不掩脛。
此時與子空歸來,男呻女吟四壁靜。
嗚呼二歌兮歌始放,閭里為我色惆悵!
其三
有弟有弟在遠方,三人各瘦何人強?
生別展轉(zhuǎn)不相見,胡塵暗天道路長。
東飛?鵝后??,安得送我置汝旁!
嗚呼三歌兮歌三發(fā),汝歸何處收兄骨?
其四
有妹有妹在鐘離,良人早歿諸孤癡。
長淮浪高蛟龍怒,十年不見來何時?
扁舟欲往箭滿眼,杳杳南國多旌旗。
嗚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為我啼清晝!
其五
四山多風溪水急,寒雨颯颯枯樹濕。
黃蒿古城云不開,白狐跳梁黃狐立。
我生何為在窮谷?中夜起坐萬感集!
嗚呼五歌兮歌正長,魂招不來歸故鄉(xiāng)!
其六
南有龍兮在山湫,古木??枝相?。
木葉黃落龍正蟄,蝮蛇東來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撥劍欲斬且復休。
嗚呼六歌兮歌思遲,溪壑為我回春姿!
其七
男兒生不成名身己老,三年饑走荒山道。
長安卿相多少年,富貴應(yīng)須致身早。
山中儒生舊相識,但話宿昔傷懷抱。
嗚呼七歌兮悄終曲,仰視皇天白日速!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字詞解釋:
[1]《詩經(jīng)·周頌》:“有客有客,亦白其馬。”杜甫是寓居,故自稱有客。子美,杜甫的字。杜甫和李白一樣,都喜歡在詩中用自己的姓名或字號。
[2]歲拾之“歲”,指歲暮,因下句有“天寒日暮”之文,故可從省,兼以避重。舊詩因受字數(shù)限制,往往使用從上文或從下文而省的手法,必須合看,不能孤立作解。如杜甫《昔游》詩:“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臺。”觀下文“寒蕪”、“寒霜”諸句,知所謂“晚”,實指歲晚,亦因為字數(shù)所限而略去歲字。施鴻!蹲x杜詩說》疑“歲拾”當作“饑拾”亦非。橡,是一種落葉喬木,種類很多,名稱也不一,南京叫櫟樹,浙江和東北都叫橡樹,四川叫青杠樹,是一種有食用價值的野生植物。橡栗,即橡子,江南人嘗用來做成豆腐。狙,音居,獼猴。狙公,養(yǎng)狙之人。《莊子·齊物論》:“狙公賦?,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音序,亦即橡子。隨狙公,可能是事實,因第四首提到林猿,可見這里是有猴子的。王維詩“行隨拾栗猿”。
[3]皴,音村。皮膚因受凍而坼裂。皮肉死,失了感覺。
[4]末句是作者主觀的感情作用。仿佛風也為我而悲慟。
[5]?,音蟬,鋤類。
[6]子,是稱呼長?。李因篤說:“說長?宛如良友。”楊倫說:“叫得親切。”其實,這種感情乃是從慘痛的生活體驗中產(chǎn)生的。沒有鋤頭,便掘不到黃獨,性命交關(guān),所以說“托子以為命”。
[7]黃獨,是一種野生的土芋,可以充饑。戴叔倫詩“地瘦無黃獨”。因雪大,所以無苗,難于尋找。
[8]脛,膝以下。衣短,故不及脛。
[9]子,仍指長鏡。因雪盛無苗可尋,故只好荷?空歸。
[10]這句是說空室之中,除單調(diào)的呻吟聲外,別無所有,別無所聞。愈呻吟,就愈覺得靜悄悄的。
[11]杜甫有四弟:穎、觀、豐、占。這時只有占跟著杜甫。強,強健。何人強,是說沒有一個強健的。
[12]展轉(zhuǎn),到處流轉(zhuǎn)。
[13]這句申明不相見之故。
[14]?,音加。?鵝,似雁而大。??,音秋倉,即禿?。弟在東方,故見鳥東飛而生“送我”之想。
[15]結(jié)語又翻進一層,莫說各自漂流,你縱得歸故鄉(xiāng),而我究不知何住,你又到哪兒去收我的骨頭呢?
[16]鐘離,今安徽鳳陽縣。
[17]良人,丈夫。癡,幼稚。
[18]鐘離在淮水南。浪高蛟龍怒,形容水路的艱險。
[19]南國。猶南方,指江漢一帶,箭滿眼,多旌旗,極言兵亂。二句補寫不見之由。
[20]猿多夜啼,今乃白晝啼,足見我之悲哀,竟使物類感動。同谷多猿,故有此事。林猿舊作竹林,云是鳥名,非。
[21]蔡夢弼說:“同谷,漢屬武都郡,唐天寶元年更名同谷,其城皆生黃蒿,故云古城。”云不開,云霧晦冥。
[22]跳梁,猶跳躍。人少,故狐貍活躍。
[23]窮谷,即上面四句所寫的。中夜,半夜。阮籍《詠懷詩》。“中夜不能寐,起坐彈鳴琴。”在舊社會,一個有良心的詩人是沒有出路的。
[24]這是倒句;暝鐨w故鄉(xiāng)去了,故招之不來。古人招魂育兩種:一招死者的魂,一招活人的魂。
[25]同谷萬丈潭有龍,杜甫有萬丈潭詩。湫音秋,龍?zhí)丁?br /> [26]??,音聾竦,楂椏貌。?,音鳩,枝曲下垂貌。
[27]蟄,音直,伏藏。
[28]蝮蛇,一種毒蛇。
[29]這句是說蝮蛇竟敢出游于龍湫,未免可怪。楊倫釋“怪”作“畏”,以為杜甫怕蝮蛇而不敢出,恐非。
[30為什么欲斬且復休?前人有兩說:一謂“權(quán)不在己”、“力不能殄”,一謂“不足污吾刃”。按杜甫自言“疾惡如仇”,這里面確有文章。
[31]心有猶疑,故歌思亦遲,遲則從容不迫,故覺得溪壑也好像帶有春意。第六首詩中的龍和蛇,大概是有所指的,但到底指什么人,也很難說。浦起龍注謂龍指皇帝:蝮蛇指安祿山、史思明。但如果真指安史,為什么又欲斬復休呢?沈德潛說:“言外有君子潛伏,小人橫行之意。”也不見得妥當。
[32]杜甫這年才四十八歲,過多的苦難,已使他變得衰老了。
[33]從公元757年(至德二載)至759年(乾元二年)為三年。
[34]這兩句是憤激、嘲笑的話。并不是杜甫真的羨慕富貴,真的勸人爭取富貴。
[35]宿昔,曩昔,即昔日。
[36]杜甫是一個入世主義者,又有他的政治抱負,而今年老無成,故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背景:
乾元二年(759)十一月,杜甫攜家人一路簸蕩,流落同谷,并和以血淚創(chuàng)作了《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這組抒情詩,無論就其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成就,還是就其與杜甫前、后期思想的關(guān)系而言,都在杜集中具有重要意義。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主旨大意:
這組抒情詩的意義在于:展示了詩人當下復雜不平的心態(tài),真切感人;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賞析:
這組詩是杜甫在公元759年(乾元二年)舊歷十一月所作。這一年是杜甫行路最多的一年。所謂“一歲四行役”,說的便是這一年。這一年也是他一生中最苦的一年,像這七首詩所寫的,真是到了“慘絕人寰”的境地,他采用七古這一體裁,大概也就是為了“長歌可以當哭”。在內(nèi)容上,第一首從自身作客的窘困說起;第二首寫全家因饑餓而病倒的慘況;第三首寫懷念兄弟;第四首寫懷念寡妹;第五首,由悲弟妹又回到自身,由淮南山東又回到同谷;第六首由一身一家說到國家大局;第七首集中地抒發(fā)了詩人身世飄零之感。在結(jié)構(gòu)上,七首相同,首二句點出主題,中四句敘事,末二句感嘆。沈德潛云:“七歌,原本平子(張衡)《四愁》、明遠(鮑照)《行路難》等篇,然能神明變化,不屑屑于摹仿,斯為大家。”文天祥曾擬此體作歌六首。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漢族,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xiàn)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xiàn)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tǒng)治者的丑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道路。隨著唐玄宗后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zhàn)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xiàn)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以上這篇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賞析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詩詞盡在: !
搞笑謎語,腦筋急轉(zhuǎn)彎,祝福語,每日驚喜不斷,盡在思而學教育!可通過掃描本站微信二維碼或者添加微信號:miyu_88,即可進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