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培訓的迷猛糾結

思而思學網

自從管理學誕生以來,咨詢和培訓就如影隨形。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正是企業(yè)經營實踐中提供咨詢和培訓的需要,才催生出了管理學?茖W管理的創(chuàng)始人泰羅,其正式身份就是咨詢培訓師;管理學體系的構建者法約爾,在他退休后也把一腔熱血獻給了培訓事業(yè)。如果了解管理學誕生時期泰羅的“賠錢賺吆喝”,法約爾在“管理教育”方面的宏偉設想與實踐,就不難看出這一學科誕生階段培訓與學術的“親密關系”。

然而,唇齒相依的同時,難免咬了舌頭或者嘣了牙齒。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管理學一直存在一個問題,即學術與實踐如何對接?在管理學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中,學者、咨詢培訓工作者、企業(yè)實踐者摩擦不斷。總體來說,這種摩擦既有砥礪,也有抵梧;砥礪會推動學科的進步,抵梧會加大學術與實務的隔閡。這種摩擦在今天的中國,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在一定意義上,中國的管理學研究,同實際需要的距離越來越大;而中國的管理培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天橋把式”和“江湖游醫(yī)”。分析其中的來龍去脈,既有利于管理學在中國的縱深發(fā)展,也有利于企業(yè)的轉型與變革。

一、全世界的難題

科學管理剛剛誕生時,泰羅就抱怨大量的“效率工程師”歪嘴和尚念錯經,扭曲了科學管理的原意。隨著商學院的建立和發(fā)展,學術與實踐的對接就一直存在著爭論。50年代,福特基金會資助的戈登和豪威爾報告(R. A. Gordon and J. E. Howell, Higher Education for Busines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9)、卡內基基金會資助的皮爾森報告(F. C. Pierson, The Education of American Businessmen,Mcgrew-Hill,1959),都尖銳地指出商學院未能承擔起訓練、培養(yǎng)管理者的重任。當時的批評,認為商學院過于強調職業(yè)教育,而忽視了人文和科學兩大方面的基本素質培養(yǎng),用支離破碎的具體知識限制了管理者未來的成長。而到了80年代,批評反了過來,美國大學商學院協會組織的調查(L. Porter and L.E. McKibbin,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Devlopment,Mcgrew-Hill,1988)以及其他相關研究則指出,商學院中定量研究和心理學、社會學教學內容的劇增,大批沒有工商業(yè)背景的學者從事工商教育,不理解工商業(yè)活動的復雜和奧妙,經不起現實適用性的檢驗。講管理的教授不懂實際管理,從事實務的經理看不懂管理論文,成為工商教育的通病。重視實務的明茨伯格,干脆寫了一本書《要MBA還是要經理人》,對工商教育極盡奚落調侃?梢哉f,管理教育與管理實踐的對接,是一個全世界的難題。

這個難題的癥結,在于管理領域的分工。管理實踐是一個整體,而管理知識則三分天下:學者、咨詢培訓師、企業(yè)家(包括經理人)各掌握一部分。這三種人的志趣不同,發(fā)展各異,然而,他們面對的是同一個領域和同一類問題。學者的目標是學術上的建樹,培訓師的目標是打動實踐者的心靈,實踐者的目標是企業(yè)自身的發(fā)展。例如,面對同樣一個產品滯銷的案例,學者感興趣的是可否能夠在理論上挑戰(zhàn)現有的營銷學說,培訓師感興趣的是這個企業(yè)是否愿意花大錢訓練推銷人員,而經理人首當其沖的是考慮資金回籠和周轉等問題。正是這種立場的不同,經營者會覺得學者分析論證是遠水不解近渴,站著說話腰不疼;學者會覺得經營者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應激反應代替了理性思維;而且雙方都對培訓師信不過,學者覺得培訓師過于淺薄,經營者對培訓師能否解決問題滿懷疑慮,培訓師一方面嘲笑學者是書呆子,一方面把經營者當冤大頭。三者的矛盾,幾乎是必然的。

英國的管理學家厄威克曾經尖銳地指出:學者考慮的是如何吸引出版社和各種委員會的眼球,如何能夠在職稱和學術圈中占優(yōu)勢,而絲毫不考慮現實中的企業(yè)需要什么。由此形成了學術與實踐的“雙軌制”,而且是兩條不相交的軌道。實踐需要的是可預測未來的水晶球,而學界在精心構建象牙塔。厄威克批評說,在學校,教師的利益比商業(yè)需要更重要,學者教給學生的是他們想要研究的東西,而不是企業(yè)需要的東西(John Trinkaus,Urwick on the Business Academy-management Consultant LyndallUrwick, Business Horizons,Sept-Oct,1992)。實際上,厄威克的批評還不完全,培訓師存在同樣問題,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培訓公司的收益,而不是服務對象的實際需要。例如,曾經風靡全球的“流程再造”,使進行再造培訓的哈默和錢皮一度風光無限,賺了大錢,而接受再造培訓的企業(yè)起碼有半數以上開進了滑鐵盧,慘遭失敗。

美國的學界也有類似說法。在管理實踐領域有崇高聲望的德魯克,一直受到學院派的排擠。彼得斯曾經說,他在斯坦福上學時,沒有一位學者在課堂上提到德魯克的名字。這一點,彼得斯可能言過其實,但是,德魯克不入學界法眼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從德魯克任教的學校就可以看出,他從歐洲來到新大陸后,無法進入一流學校,直到他名氣大震,也沒有得到一流商學院的青睞,學界始終把他看作“記者”與“作家”。而在理論研究上具有重大貢獻的西蒙,作為諾貝爾獎獲獎者,始終未在具體的管理實踐中施展功力,實踐領域的人們很有可能認為,西蒙這樣的學者只能玩國際象棋。某些大師(guru)對學院派的鄙視,學院派對大師淺薄的嘲弄,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交鋒。

再進一步,不同的學校,在對待管理實踐的態(tài)度上也有差別。追求“人氣”和社會聲望的哈佛商學院,對于貼近實踐要寬厚得多;而追求“名氣”和學術聲望的普林斯頓大學,干脆就不成立商學院(當然,也不成立法學院)。以咨詢和培訓出名的德魯克、戴明,游離于知名學府之外,而以學術出名的卡內基-梅隆學派,在實踐界幾乎沒有聲音。

當然,西方的管理學發(fā)展積淀要比中國厚實,所以,這種“三岔口”狀態(tài)實際上有著“管理共同體”(借用庫恩在論證科學范式時提出的學術共同體概念)約束。所以,學者、培訓師、經營者盡管互相貶低,但起碼可以采用共同術語,能夠進行職業(yè)對話。例如,著名管理咨詢大師德魯克雖然受到學院派的排斥,但沒有人把他看作“外行”,而且在實際上影響著學院派的研究注意力;反過來,身在學院、從來不做咨詢的學者馬奇,拿著小說和劇本講授領導力課程,但其授課方式卻影響到管理咨詢和培訓領域。以此來看,西方的管理學術與實踐盡管存在隔膜,但卻依然能夠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他們的抵梧尚在業(yè)界“可容忍”的范圍。

由此可見,學術與實踐若即若離甚至不搭界,是世界現象,不獨中國特有。這類問題如何解決,是真正的“前沿”。更有可能,這本來就不是問題,而是學術發(fā)展的正,F象。在一定意義上,這是現代職業(yè)分化所要承擔的必須代價。用一個不一定恰當的比喻,以征服現實世界的亞歷山大為一端,以漫游思想夢境的第歐根尼為另一端,雙方確實不搭界,但亞歷山大和第歐根尼兩人,卻能夠以思想對現實的挑戰(zhàn)和現實對思想的敬意做到共存共榮。所以,中國作為管理學的后起國家,先別急于挑戰(zhàn)這類問題。有些討論理論與實踐關系的文章,把目標定位在這一問題上,恐怕過于“超前”。當然,在已經同國際接軌的大型企業(yè)管理培訓中,適當重視這種問題還是必要的。

二、中國的裂變

中國的問題不同于歐美之處,是學術界和咨詢培訓界的分裂乃至理論界與實踐界的分裂。西方是分工造成的問題,而中國是分裂造成的問題。分裂和分工是不同的概念,如果說,分工會產生隔閡,那么,分裂會催生管理領域的江湖游醫(yī)。在管理領域,中國已經有了眾多的商學院,有了數量龐大的管理學教授隊伍,但是,這批教授在管理咨詢和培訓方面并不是主力,他們的主要精力放在學術方面。尤其是官方的考核指標和聘任標準,使隊伍集結在論文(尤其是國際期刊論文)和項目方面。而這些論文和項目,又以用中國數據驗證西方理論的實證研究為主,聚焦目標是頂尖期刊和官方項目,這些項目報告和發(fā)表論文在管理實踐領域基本上沒有影響。更重要的是,管理培訓師幾乎不看這些東西(當然,那些故意隱瞞反例、排除不利數據的所謂研究成果,可能不看更好),所以,在西方通過咨詢和培訓能夠進入企業(yè)的管理研究成果,在中國基本上不存在。可能有人認為,中國的商學院也給企業(yè)提供了大量咨詢服務。但是,如果仔細考察就會發(fā)現,中國商學院能夠給企業(yè)提供的咨詢和培訓,大量屬于非管理性質的具體技術方案,以經濟、會計、金融等內容居多,真正涉及管理的極少。而關于人力資源、領導力、組織變革等方面的培訓,基本上不是商學院進行的。也許,治理結構是個例外,但那往往是為了上市或者是為了別的目的,而不是真正的改善管理。特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為了吸引培訓對象,以商學院為基地舉辦的某些培訓班,往往還要聘請一些“江湖游醫(yī)”,因為這些人名頭大,口才好,對聽眾有吸引力。

另一方面,由于中國的具體國情,西方理論“水土不服”,所以,“*”的管理學培訓成為一大特色。在學界,如何使普適性的管理學理論與中國的具體情境相結合,一直是困擾教授們的難題。一批學者一直在從事“中國式管理”(以曾仕強為代表)或者“東方管理學”等研究,試圖以西方式的科學方法解讀中國社會的實際情境,這種努力尚未脫離學術軌道。問題是中國的大學也具有濃厚的*,教師的選留、考核、培養(yǎng)、晉升制度,導致中國管理學界很難形成真正的學術共同體,既有從事真正的學術性研究的圈子,也有琢磨政策動向、揣摩文件和領導意圖的圈子,不同“圈子”之間缺乏規(guī)范的學術交流,很難形成嚴格的學術對話,使學者隊伍也出現了“江湖化”現象,某大學校長以網絡語言進行講演引起轟動就是一例。我們不可否認,演講能力、親民姿態(tài),對于教師確有必要性,但是,當一個大學校長以一篇充滿網絡俚語和“段子”的講演把畢業(yè)生送向社會的時候,只有煽情而沒有對學術的敬畏,只有媚俗而沒有厚重的教養(yǎng),就有可能把大學變成說相聲的天橋。如果單純看口才和包袱逗哏,那么,郭德綱要超過多數教授。這就給商學院的培訓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是知識和思維訓練,還是段子和相聲娛樂?

正是商學院的這種現狀,促使社會上的培訓師走上了另一條道路,即管理培訓的非學術化。當然,這條道路有相應的企業(yè)情境和社會環(huán)境做鋪墊。大量的管理培訓讀本,是仿照戴爾?▋然男撵`雞湯,或者是基于國情的國學啟蒙。從這些培訓師掌握的西方管理知識看,有些知名培訓師,連演講大師卡內基和鋼鐵大王卡內基都分不清,把二者混同為一人;從他們掌握的國學知識看,有些人連國學是什么都不知道,所講內容不超出傳統(tǒng)的蒙童讀物水平,甚至把孔孟老莊玄奘惠能一鍋煮,根本沒有傳統(tǒng)學術的基礎,江湖游醫(yī)變成了全科名醫(yī)。這種培訓,靠的是駕馭會場、誘導聽眾的能力,而不是靠管理知識和思維訓練。如果說,以彼得斯為代表的西方洗腦式培訓,在洗腦時還要以管理學的基本知識為基礎(湯姆。彼得斯畢竟在斯坦福大學受過科班管理教育,而且彼得斯在揶揄學院派時并不否定管理學術),那么,中國的洗腦式培訓,連“離經叛道”都算不上,因為這種培訓師基本上不掌握正規(guī)的“經”和“道”,只是一種江湖野路子。

當然,如果沒有市場,江湖野路子就會自然消亡,然而,中國在管理領域存在著巨大的江湖市場。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使一批中小企業(yè)經歷了“野蠻成長”(萬通馮侖語)道路。經過痛苦轉型做大做強的企業(yè),其自身經歷就足以構成一部內涵豐富的管理教科書,只有那些至今還在生存線上掙扎的中小企業(yè),面對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才會胸中無數手中無招。所以,這些中小企業(yè)是最需要管理培訓的主兒。然而,這批企業(yè)從創(chuàng)立到發(fā)展(有些則是跳槽式創(chuàng)辦兼發(fā)展,即根據大氣候不斷變換經營內容),一直沒有走上規(guī)范化管理的道路。當初的起步乃至現在的轉型,主要是靠外部環(huán)境提供的機遇,所以,這些企業(yè)家,對政策變化的嗅覺靈敏度遠遠高于對市場變化的感知,對黨政*和主管部門的熟悉程度遠遠高于對自身組織的了解,他們是弄潮兒而不是游泳健將,而正規(guī)的管理培訓要練蛙泳的基本功,這對于他們來說不但刀下見不了菜,而且近乎無用。以往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都使他們更重視潮流和悟性,而不重視嚴密的邏輯和精致的管理。江湖式培訓正好能夠適應他們這種需要。即便起不到真正的作用,也會使他們增強信心并“感到”某種鼓舞。他們需要的培訓,是吸了鼻煙打出一個噴嚏的感受,這是學院式教授難以提供的。

另外,由于中國持續(xù)幾十年的革命,使傳統(tǒng)遭到了極大破壞。“國學”之所以能熱起來,是因為多數人已經不大知道國學是什么。從現在講國學的實際情況看,真正從事國學研究的學者反而很難適應,因為面對傳統(tǒng)的人為斷裂,真正的國學,需要從最基礎的常識講起,否則就說不明白。如果陳寅恪復生并讓他給企業(yè)家講學,估計他那種嚴密考證的講授會把慕名而來的大部分聽眾嚇跑。所以,現在一批講國學的培訓大師,基本上是介紹一些簡單的文史常識,并非學理上的深入探究。以《論語》和《道德經》為例,語錄體名言警句如果沒有具體的情境分析,基本上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只要有出色的表達能力,哪怕沒有研究也可以講得有聲有色。這種現狀,使脫離了相關研究的國學培訓可以大行其道。

大體上,同西方相比,中國未能形成管理學的學術共同體(主要表現為評價標準非學術化,跟風式的機會主義),培訓缺乏學術支撐(學者和培訓師兩個群體之間斷裂)。企業(yè)家的成長道路差異,使面向中小企業(yè)的培訓難以滲透學術內容。這些問題,會對中國的管理培訓帶來比較長期的負面影響。

三、今后的出路

有人認為,沒有管理經驗的學者從事管理教育,是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研究者要有管理實踐。這種說法貌似有理,其實不然。如果讓有豐富實踐的人來從事培訓,有理論研究的人去從事經營,實際上是混淆分工。這等于讓勞模做報告,把學術研究降低到經驗介紹層次;讓學者下班組,把快刀斬亂麻的實際操作變成抽絲剝繭的理論分析。其結果是整體降低兩個群體的水平。這是錯位,不是進步。中國長期存在著“粗分工”的傳統(tǒng),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排斥分工而美化自給自足,曾經的“五七道路”就是一例。強調研究者要從事實踐,邏輯上就會走到當年的“七二一大學”道路上去(所謂七二一大學,是根據毛澤東對上海機床廠從工人中培養(yǎng)技術人員的批語舉辦的廠辦大學)。如果過于強調管理學術界“接地氣”,則有可能“降檔次”。當今的大學,在就業(yè)壓力下,已經有了較為普遍的技;瘍A向。正如人們經常批評大學生“眼高手低”那樣,對“眼高手低”的指責需要有一個恰當的尺度,否則,一味說大學生眼頭太高,有可能“手”提不到大學的層次上來,反而把“眼”降低到技校的水平下去。任何一個國家,必須有少量的學者游離于實踐之上,同樣有大量草根進不了學術圈子。這不是社會地位差別,而是社會分工差別,第歐根尼式的人物,是社會進步的風景線;默默勞作的大眾,是社會發(fā)展的柱礎石。沒有二者的游離,就沒有真正的學術。中國管理的真正進步,需要明確界定學者、培訓師、經營者的各自職守,各盡其職。要求研究管理的學者具有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同要求一線經理具有教授級學術水平一樣荒謬。提出這種要求,實質是否定社會分工。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