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臺灣臺東,由于家庭貧困,小學畢業(yè)后,他不得不放棄學業(yè),來到工地上打零工,以此補貼家用。
時間一晃就是四年,此時,他已長成了一個帥氣結(jié)實的小伙,并時常在工友面前展示自己強健的體魄。然而不幸的是,就在那一年,命運跟他開了一個無情的玩笑。那天,他正在三樓上作業(yè),在傳遞鋼管的過程中,他不小心碰到了陽臺外面的高壓線,短短幾秒鐘的時間,他就被燒成了一個碳人,所幸搶救及時,才挽回了一條性命,不過,他卻從此失去了一雙孔武有力的手和一只腳。
沒了手和腳,這對一個十六歲的少年來說,是一件多么殘忍的事啊!無論換作誰,都很難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即便不自殺,恐怕也會就此沉淪下去。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卻用一條腿站了起來,并微笑著面對眼前的世界。他樂觀地認為,背著包袱要走,放下包袱也是走,那為什么不放下包袱輕輕松松地走呢?
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和壓力,他拒絕父母照顧,拒絕父母喂食。他想,作為一個獨立的人,首先就得學會自己料理好自己的生活,如果什么事都想依賴別人,那么自己永遠也無法成為一個正常人。為此,他發(fā)明了一套專門供自己進食的餐具,還風趣地命名為“坤山”牌自助餐具。有了這套餐具,他不用別人幫忙,就能吃到碗里的東西。不僅如此,他還學會了自己喝水,自己走路,自己上廁所……凡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從不讓別人插手,也從不怕別人笑話他笨。盡管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意外地碰瞎了一只眼睛,但他毫不屈服,毫不后悔。
解決了吃喝拉撒的問題后,他便開始思考,如何利用有限的生命和資源,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畢竟,他不能讓父母養(yǎng)自己一輩子,也不能成為別人和社會的累贅,他得找一份工作,做一個堂堂正正的自食其力者。對于殘疾人來說,也許作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是他的文化底子實在太差,又缺乏豐富的想象力,根本寫不出什么好的作品。倒是畫畫值得一試,他從小就喜歡胡亂涂鴉,并且畫出來的東西有模有樣,現(xiàn)在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實現(xiàn)年少的夢想。于是,他決定用嘴代替手的功能,為自己的人生繪上一筆濃墨重彩。
經(jīng)過兩千多個日日夜夜的努力,他不但能夠用嘴工工整整地寫出不少漢字,還能畫出很多栩栩如生的作品。二十四歲那年,他突然覺得,要想突破繪畫事業(yè)的瓶頸,必須加強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于是他毅然拿起書本,重新回到學校,成了一名年齡最大的中學生。六年后,他不僅出色地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課業(yè),還成了臺灣知名的職業(yè)畫家,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他就是國際口足畫會亞洲理事、第34屆“十大杰出青年”之一的謝坤山,謝坤山憑著自己的執(zhí)著和勇敢,描繪出了一幅美麗的人生藍圖,譜寫出了一首壯麗的人生詩篇。
原來,眉毛上的汗和眉毛下的淚,你只能選擇一樣。選擇眉毛上的汗,雖然很辛苦,還會遭受無數(shù)的打擊和磨難,但最終收獲的將是成功、快樂和尊嚴;而選擇眉毛下的淚,雖然暫時會讓人同情和憐憫,但最終得到的將是失敗、痛苦和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