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幼兒姓名:xx
幼兒性別:男
幼兒班級:大班
觀察時間:20xx.03-20xx.06
一、觀察背景
彥兒語言表達能力強,有很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是不善于表達,彥兒的動作幅度較大,經(jīng)常無意碰到別的小朋友,容易引起各種糾紛,發(fā)生同伴間的沖突,因此很少有小朋友愿意和彥兒交往。
二、案例觀察
(一)摸小女生的辮子
新學期,在安排座位時,我讓彥兒和小云坐在一起,兩個人相視一笑,就再也沒有任何話語,彥兒在摸自己的衣服,小云在觀察老師對其他小朋友的安排。等到所有人都安排好了,我對彥兒說:“彥兒,小云是一個很不錯的小女孩,你可以和她交好朋友,一起做游戲,好嗎?”彥兒對我點點頭。
可是,沒過一會兒,小云就抱怨了,“老師,彥兒總是弄我的頭發(fā),我一點也不喜歡他!睆﹥嚎偸窍矚g摸一摸小云長長的頭發(fā),小云一點也不高興。我問彥兒為什么要摸,彥兒說:“我覺得她的頭發(fā)很好看!蔽腋嬖V他:“我知道你想和小云交朋友,但是這種方式小云并不喜歡,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交朋友好不好?”
(二)分享閱讀
看書的時候,彥兒幫助小云找到了一個位置,并讓小云坐過去,還幫助小云去拿書,小云說:“好吧,看在你幫我拿書的事情上,我就原諒你早上摸我頭發(fā)了,不過,你以后再也不需弄我頭發(fā)了,真的很疼!睆﹥阂残π,兩個人一起看起書來。彥兒還主動與小云交流書里面的內(nèi)容,小云也愿意和彥兒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兩人相談甚歡。
(三)無意的動作
在排練舞蹈的時候,彥兒因為一個動作不小心碰到了果果的鼻子,果果也動手打了彥兒,彥兒就惡狠狠地一拳過去,果果知道自己受到了欺負,就報告老師說:“老師,彥兒打我了!蔽乙豢磧蓚人臉色都不好,就問原因,知道只是一個誤會后,安慰兩個人,并讓彥兒知道是因為自己的不小心,傷害到了別人,我們應該在動作的時候要觀察好旁邊是否有人。
三、案例分析
兩年以來,彥兒沒有好朋友,這讓我深思,老師應該為同伴相處創(chuàng)作更多的機會。彥兒很單純,他很喜歡和別人一起玩,但是他也愁于不會正確地與別人交往,教師要給與支持。當教師和同伴正確疏導彥兒,認識合理的交往方式,彥兒也是愿意嘗試的,也讓老師看到了他成長的希望。
面對孩子之間的沖突,應該幫助他們尋找原因,讓他們自己找出解決的方法。同伴之間的小沖突可以讓孩子自己解決,給他們一個支架,他們可以處理得很好。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別人的鼓勵和支持,人人都喜歡聽好話,孩子也是一樣的。
四、措施建議
(一)同伴模仿學習
大班孩子的交往方式比較豐富,孩子們對與人相處有了自己認知經(jīng)驗,讓同伴們分享各自交朋友的方法,給彥兒提供示范作用,以實現(xiàn)同伴之間的學習。
(二)同伴的幫帶學習
個體的社會化發(fā)展存在差異,有的孩子親社會能力強,有的孩子則較弱,那么我們可以讓社會性較強的幼兒主動與彥兒交往,幫助幼兒去自我中心,更好地幫助彥兒融入集體。
(三)幼兒有主動交友的意識
幼兒自身要喜歡交朋友,不能拒絕別人的親近,要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到別人的幫助和分享的喜悅,從而愿意與同伴交往,并嘗試知道交往的方法。
(四)教師為幼兒同伴交往尋找契機
因為彥兒的美術作品很有想法,有創(chuàng)意,所以我們可以讓彥兒主動分享自己的美術創(chuàng)作方法,拉近與同伴的心里距離,幫助他找到與同伴交流的契機。
【篇二】
觀察記錄:
時間:11月19日
地點:操場
內(nèi)容:散步
開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三個月了,小家伙們對老師也熟悉啦!不過,這個小家伙對老師似乎就是自來熟。老師對每個孩子都是那么地熱情,這家伙也和老師慢慢親近了,語言表達能力還行,和老師之間沒有距離感,不過有些時候,老師與學生之間還是要有一定的規(guī)矩,可是……
飯后散步是一直都有的活動,為了能讓孩子們盡快入睡,這也是一個非常健康的方式?尚〖一飩兛刹贿@么認為,他們把散步當成了一種娛樂,還時常和老師說:“老師,我們可不可以去鉆山洞?”從散步的情況來看,就是一般那些調(diào)皮的孩子站在前面也會變得乖巧,可子汶就不是這么說,站后面和孩子們在追追跑跑,站前面似乎就是不跑了,但嘴巴就說個不停?墒,這天劉老師一經(jīng)過我們班,這小家伙頓時站直了,瞬間乖巧的感覺。
個案分析:
由上可見,小家伙是可以做好的,是不是老師對他的要求放低了?在他面前還是不夠嚴肅呢?然后他就放縱了?對于劉老師,他又能管好自己?
指導措施:
1、尋求劉老師的教育方針。
2、找孩子談話。
這個班,小、中班的時候都是由劉老師帶的,常規(guī)一直都很好,但是,
由我接手以后,尤其是現(xiàn)在學期末了,我越發(fā)覺得這群孩子“松散”了很多,我感到很無力。
【篇三】
周五的下午,孩子們吃過的餐點后,像往常一樣高興地進入了自主性區(qū)角活動。進入美工區(qū)的孩子有:佳俊、志遠、欣彤、偉杰和思怡五位小朋友。
活動一開始,孩子各玩各的,思怡和欣彤在捏餃子、志遠在做餅干、佳俊在捏怪獸、偉杰在捏恐龍。偉杰捏好恐龍后,他興奮的叫起來:“你們看。像不像鴨嘴龍?”“真的很像,就是脖子有點短了!奔芽≌f!澳,我再加點!”志遠看到偉杰捏的恐龍很有趣,也有捏恐龍的想法了,他說要捏個劍龍。接著,其他孩子也捏起了恐龍。不一會兒,桌子上的彩泥恐龍又多了幾只。可是全是趴著的,平面的。只有一只小劍龍是站著的。思怡好委屈的問:““老師,我的恐龍站不起來?”“對呀,只有小劍龍站得起來,我們的大恐龍都站不起來,”欣彤一臉困惑的說。我啟發(fā)道:“那你們想一想為什么呢?為什么小的站的起來,大的站不穩(wěn)呢?”“太重了唄!身體那么大,腿那么細,怎么站的住?”聰明的佳俊叫了起來!澳悄銈兿胂朕k法吧?”思怡在我的提示下,把腿加粗了。這樣幾只“躺”著休息的恐龍呀站起來了。
大班孩子雖然運算思維已經(jīng)發(fā)展,但在平時的活動中具體形象思維還是掌控得不好。偉杰捏出了恐龍,接下來孩子們也加入了捏恐龍的行列,是模仿行為,也是孩子自發(fā)的行為,是孩子在認識了解的許多恐龍知識之后的表現(xiàn)愿望。
在討論為什么恐龍站不起來,孩子們能認識到大小、輕重、身體與腿的比例關系,并且能自己改正想辦法解決問題。如果我們美工區(qū)里再新加些材料,如有牙簽和一些塑料小棒和各色的小珠子以及一些彩色卡紙。孩子們能夠在需要的時候自主的取用并摸索常試其用途,有舊的經(jīng)驗的運用也有一些新的創(chuàng)意在里面。
在自主性區(qū)角中,教師要關注孩子,觀察孩子,尊重孩子的自主探索,發(fā)揮孩子學習的主動性。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教師要走在孩子的前面,組織孩子集體討論,發(fā)覺孩子的潛能并讓孩子嘗試獨立解決問題,這時候教師要有引導者的角色意識,需要教師簡單的言語提示去引導孩子的探索行為,開拓孩子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