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昭王
一說春秋吃湯圓未楚昭王復(fù)國歸途中經(jīng)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nèi)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
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fù)興之兆!
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
白娘子
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在陽春三月,化為一位賣湯圓的老翁于西湖邊叫賣。這時許仙恰巧走過便要了一碗,一不小心,一個湯圓滾落西湖,被白蛇吞了。于是白蛇成仙,化而為人,與許仙結(jié)為夫婦。
元宵姑娘
傳說漢武帝的時候,宮中有一個宮女,名叫“元宵”,做得一手好湯圓,于是大家就用她的名字來稱呼這種食品:“元宵”。這就是湯圓的起源。
按:所謂“元宵”,元者,上元也,就是正月十五;宵者,夜也。“元宵”就是正月十五的晚上,根本不是宮女的名字。
乾隆皇帝
傳說有次元宵節(jié),乾隆爺下江南,在村莊里迷路了,肚中又饑又渴,就向一戶農(nóng)家敲門尋些吃的。開門的是位老婆婆,她家里很窮,沒啥食材,只有一些糯米粉和黑芝麻,就用糯米粉裹黑芝麻團成圓球,在湯里煮熟給乾隆爺吃。
乾隆爺吃了大加贊賞,問這是啥好吃的呀?老婆婆看這東西在湯里團團圓圓的,就順口說這是“湯圓”。第二年元宵節(jié),乾隆爺在宮里想念湯圓的味道,就讓御廚依樣做出來。后來“湯圓”的做法從宮中流向民間,成了元宵節(jié)的一道著名小吃。這就是湯圓的起源。
袁世凱
到了現(xiàn)代亦有與元宵節(jié)有關(guān)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tǒng)之后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說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個命令,以后不許再說“元宵”,而只能說“湯圓”。后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