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全國人民關注的“兩會”在這春意盎然的三月拉開了帷幕。作為一名研究生,擔負著國家未來復興的重任,我們有必要也必須了解“兩會”精神。通過兩會的學習,我們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也能對國家動態(tài)有所了解。
在今年“兩會”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代表委員的提案和建議,與公眾的關注點吻合,令民眾感受到一個活躍生動的政治時刻的到來。有了民意的冀望,民智的聚集,為解決“民生”問題提供了最大的動力來源和憑借。
惠民生方能順民心,順民心方能聚民力。從根本和長遠來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絕不亞于保持經(jīng)濟增長。而“兩會”不斷的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不斷增進人民福祉,正是把民力變?yōu)橥苿咏?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持久動力。
當下,中國社會正值轉型期,矛盾和難點不斷涌現(xiàn),與此同時,公眾權利意識不斷提升、利益訴求趨于多元化。在這樣大的環(huán)境下,為政既需要體察多種利益訴求存在的客觀性,更需要恰當鑒別不同訴求和矛盾的根源,找到解決問題的適當入口,通過切中肯綮的施政,理順不同的利益關系,減少不合理的失衡,盡可能地養(yǎng)育共贏、共濟、共生的社會和經(jīng)濟生態(tài)。
作為新世紀的研究生更應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多參加社會實踐,努力多元化發(fā)展,務實的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服務于社會,為我們社會祖國事業(yè)貢獻自己綿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