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zhàn)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jù)混戰(zhàn)和漢、魏、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tǒng)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并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以下是小編帶來名著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的相關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名著三國演義的好詞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馬家五個兒子,為大家熟知的只有馬良,馬謖哥倆。馬良的確才華出眾,為劉備坐穩(wěn)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較早。馬謖雖說智商較高,也一度取得諸葛亮的賞識,只可惜后來一步棋走錯,丟了街亭。因此當人讀起這一句話時,一則嘆馬良死得過早,二則嘆馬謖聰明一世,糊涂一時。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有人說《后出師表》不是諸葛亮寫的,先不論是誰寫的,這里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就是諸葛亮真實的寫照,也是最能表現(xiàn)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無力回天時的心情,也成為現(xiàn)代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義》里,周瑜是心胸狹窄,永不服輸?shù)拇~,也只有當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時,才會由口及心地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只不過這句話過于自卑,長了諸葛志氣,滅了自己威風。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們心中格式化了。
"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這是趙云迷們最津津樂道的評語,原因是在《演義》里趙云并不是作者重點描寫的對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場都是英姿颯爽,攻無不克,能得到主子這么一句肯定高興得找不著北,不過也可以看出劉備沒有知人之能:趙云跟了自己這么多年,到這時才知道他的膽識,平時只給他一些壓糧運草,打掃戰(zhàn)場,保護家屬的雜活,真是埋沒英雄。
"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馬徽一向看好諸葛亮和龐統(tǒng),曾經(jīng)把諸葛亮比成姜尚,張良,所以這話從他嘴里說出來一點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經(jīng)天緯地的本事,因此這么說也不過份。奇怪的是劉備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
名著三國演義的好句
1、座上一人推案直出,立于筵前,大呼:“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發(fā)大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無過失,何得妄議廢立!汝欲為篡逆耶?”卓視之,乃荊州刺史丁原也。卓怒叱曰:“順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劍欲斬丁原。時李儒見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zhí)方天畫戟,怒目而視。李儒急進曰:“今日飲宴之處,不可談國政;來日向都堂公論未遲!北娙私詣穸≡像R而去。
2、卓遂起兵二十萬,分為兩路而來:一路先令李?、郭汜引兵五萬,把住汜水關,不要廝殺;卓自將十五萬,同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守虎牢關。這關離洛陽五十里。軍馬到關,卓令呂布領三萬軍,去關前扎住大寨。卓自在關上屯住。
3、呂公截住三十騎,并皆殺盡,放起連珠號炮。城中黃祖、蒯越、蔡瑁分頭引兵殺出,江東諸軍大亂。黃蓋聽得喊聲震天,引水軍殺來,正迎著黃祖。戰(zhàn)不兩合,生擒黃祖。程普保著孫策,急待尋路,正遇呂公。程普縱馬向前,戰(zhàn)不到數(shù)合,一矛刺呂公于馬下。兩軍大戰(zhàn),殺到天明,各自收車。
4、且說劉玄德在夏口專候孔明回來,忽見一隊船到,乃是公子劉琦自來探聽消息。玄德請上敵樓坐定,說:“東南風起多時,子龍去接孔明,至今不見到,吾心甚憂!毙⌒_b指樊口港上:“一帆風送扁舟來到,必軍師也!毙屡c劉琦下樓迎接。須臾船到,孔明、子龍登岸。玄德大喜。問候畢,孔明曰:“且無暇告訴別事。前者所約軍馬戰(zhàn)船,皆已辦否?”玄德曰:“收拾久矣,只候軍師調(diào)用!
5、卻說張飛拍馬趕到關下,關上矢石如雨,不得進而回。八路諸侯,同請玄德、關、張賀功,使人去袁紹寨中報捷。紹遂移檄孫堅,令其進兵。堅引程普、黃蓋至袁術寨中相見。堅以杖畫地曰:“董卓與我,本無仇隙。今我奮不顧身,親冒矢石,來決死戰(zhàn)者,上為國家討賊,下為將軍家門之私;而將軍卻聽讒言,不發(fā)糧草,致堅敗績,將軍何安?”術惶恐無言,命斬進讒之人,以謝孫堅。
6、身以事卓者,實欲乘間圖之耳。今卓頗信操,操因得時近卓。聞司徒有七寶刀一口,愿借與操入相府刺殺之,雖死不恨!”允曰:“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遂親自酌酒奉操。操瀝酒設誓,允隨取寶刀與之。操藏刀,飲酒畢,即起身辭別眾官而去。眾官又坐了一回,亦俱散訖。
7、數(shù)日后,紹引兵至。耿武、關純拔刀而出,欲刺殺紹。紹將顏良立斬耿武,文丑砍死關純。紹入冀州,以馥為奮威將軍,以田豐、沮授、許攸、逢紀分掌州事,盡奪韓馥之權。馥懊悔無及,遂棄下家小,匹馬往投陳留太守張邈去了。
8、數(shù)日之后,董卓余黨李蒙、王方在城中為賊內(nèi)應,偷開城門,四路賊軍一齊擁入。呂布左沖右突,攔擋不住,引數(shù)百騎往青瑣門外,呼王允曰:“勢急矣!請司徒上馬,同出關去,別圖良策!痹试唬骸叭裘缮琊⒅`,得安國家,吾之愿也;若不獲已,則允奉身以死。臨難茍免,吾不為也。為我謝關東諸公,努力以國家為念!”呂布再三相勸,王允只是不肯去。不一時,各門火焰竟天,呂布只得棄卻家小,引百余騎飛奔出關,投袁術去了。
9、陶謙入城,與眾計議曰:“曹兵勢大難敵,吾當自縛往操營,任其剖割,以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毖晕唇^,一人進前言曰:“府君久鎮(zhèn)徐州,人民感恩。今曹兵雖眾,未能即破我城。府君與百姓堅守勿出;某雖不才,愿施小策,教曹操的死無葬身之地!”眾人大驚,便問計將安出。正是:本為納交反成怨,那知絕處又逢生。
10、袁紹當先趕來,不到五里,只聽得山背后喊聲大起,閃出一彪人馬,為首三員大將,乃是劉玄德、關云長、張翼德。因在平原探知公孫瓚與袁紹相爭,特來助戰(zhàn)。當下三匹馬,三般兵器,飛奔前來,直取袁紹。紹驚得魂飛天外,手中寶刀墜于馬下,忙撥馬而逃,眾人死救過橋。公孫瓚亦收軍歸寨。玄德、關、張動問畢,瓚曰:“若非玄德遠來救我,幾乎狼狽!苯膛c趙云相見。玄德甚相敬愛,便有不舍之心。
11、正慮間,小校報來:“呂布搦戰(zhàn)!卑寺分T侯,一齊上馬。軍分八隊,布在高岡。遙望呂布一簇軍馬,繡旗招?,先來沖陣。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zhàn),被呂布手起一戟,刺于馬下。眾大驚。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戰(zhàn)到十余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棄錘于地而走。八路軍兵齊出,救了武安國。呂布退回去了。眾諸侯回寨商議。曹操曰:“呂布英勇無敵,可會十八路諸侯,共議良策。若擒了呂布,董卓易誅耳。”
12、眾諸侯內(nèi)有濟北相鮑信,尋思孫堅既為前部,怕他奪了頭功,暗撥其弟鮑忠,先將馬步軍三千,徑抄小路,直到關下搦戰(zhàn)。華雄引鐵騎五百,飛下關來,大喝:“賊將休走!”鮑忠急待退,被華雄手起刀落,斬于馬下,生擒將校極多。華雄遣人赍鮑忠首級來相府報捷,卓加雄為都督。
13、周瑜立于山頂,觀望良久,忽然望后而倒,口吐鮮血,不省人事。左右救回帳中。諸將皆來動問,盡皆愕然相顧曰:“江北百萬之眾,虎踞鯨吞。不爭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慌忙差人申報吳侯,一面求醫(yī)調(diào)治。
14、卓臨行,教諸門放火,焚燒居民房屋,并放火燒宗廟宮府。南北兩宮,火焰相接;長樂宮庭,盡為焦土。又差呂布發(fā)掘先皇及后妃陵寢,取其金寶。軍士乘勢掘官民墳冢殆盡。董卓裝載金珠緞匹好物數(shù)千余車,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長安去了。卻說卓將趙岑,見卓已棄洛陽而去,便獻了汜水關。孫堅驅(qū)兵先入。玄德、關、張殺入虎牢關,諸侯各引軍入。
15、卓請陳留王登殿。群臣朝賀畢,卓命扶何太后并弘農(nóng)王及帝妃唐氏永安宮閑住,封鎖宮門,禁群臣無得擅入?蓱z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廢。卓所立陳留王協(xié),表字伯和,靈帝中子,即獻帝也;時年九歲。改元初平。董卓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
16、何進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門,張讓、段?迎出,左右圍住,進大驚。讓厲聲責進曰:“董后何罪,妄以鴆死?國母喪葬,托疾不出!汝本屠沽小輩,我等薦之天子,以致榮貴;不思報效,欲相謀害,汝言我等甚濁,其清者是誰?”進慌急,欲尋出路,宮門盡閉,伏甲齊出,將何進砍為兩段。后人有詩嘆之曰;“漢室傾危天數(shù)終,無謀何進作三公。幾番不聽忠臣諫,難免宮中受劍鋒!
17、當夜,行數(shù)里,月明中敲開客店門投宿。喂飽了馬,曹操先睡。陳宮尋思:“我將謂曹操是好人,棄官跟他;原來是個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為后患。”便欲拔劍來殺曹操。正是:設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來一路人。
18、次日,正行間,忽然狂風驟起,昏霧蔽天。卓問肅曰:“此何祥也?”肅曰:“主公登龍位,必有紅光紫霧,以壯天威耳!弊坑窒捕灰伞<戎脸峭,百官俱出迎接。只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卓進至相府,呂布入賀。卓曰:“吾登九五,汝當總督天下兵馬。”布拜謝,就帳前歇宿。是夜有十數(shù)小兒于郊外作歌,風吹歌聲入帳。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聲悲切。卓問李肅曰:“童謠主何吉兇?”肅曰:“亦只是言劉氏滅、董氏興之意!
19、次日,李儒入見曰:“今日良辰,可將貂蟬送與呂布!弊吭唬骸安寂c我有父子之分,不便賜與。我只不究其罪。汝傳我意,以好言慰之可也。”儒曰:“太師不可為婦人所惑。”卓變色曰:“汝之妻肯與呂布否?貂蟬之事,再勿多言;言則必斬!”李儒出,仰天嘆曰:“吾等皆死于婦人之手矣!”后人讀書至此。有詩嘆之曰:“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戰(zhàn)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