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一二九運動的黑板報資料參考:一二九運動的事件經過。希望對有需要的同學有所幫助。
一二九運動黑板報資料:一二九運動的具體經過是怎樣的
一二九運動得到了全國學生的響應和全國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的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建立。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此次運動的過程。
走上街頭
1935年12月9日凌晨,廣大愛國學生的抗日怒火像火山一樣爆發(fā)。東北大學、中國大學、北平師范大學等校學生舉著大旗和標語,分別朝著新華門進發(fā)。清華大學和燕京大學近千名愛國學生離城較遠,到達西直門時,城門已被軍警關閉,請愿隊伍無法進城。兩校學生就在西直門一帶召開群眾大會,向附近居民和守城軍警進行抗日宣傳。
上午10點半,新華門前匯集了中國大學、北平師范大學、東北大學等十多所學校1000多人的請愿隊伍。新華門緊閉著,門前排列著警車和架著機關槍的摩托車,軍警憲兵手持刀槍殺氣騰騰。請愿學生高舉著旗幟,手持標語,高呼抗日救國口號。推選董毓華、宋黎和于剛等12人為代表,要求面見何應欽,并提出反對華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員會、停止內戰(zhàn)、立即釋放被捕學生等6項要求。上午11時,何應欽的秘書侯成出來與學生會面,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一味敷衍搪塞,為國民黨對日妥協(xié)對內反共政策百般狡辯。同學們對其答復極為憤慨,振臂高呼“打倒賣國賊”,“請愿不成,我們示威游行去”,宋黎被推舉為游行隊伍的總指揮。
當游行隊伍行至西單牌樓平津衛(wèi)戍司令部附近時,遇到軍警的阻攔和襲擊。同學們不畏強暴,高呼抗日救國口號,繼續(xù)前進,隊伍也越來越壯大。北京大學的許德珩、中國大學的吳承仕等教授和當時在燕京大學任教的斯諾夫婦也參加了游行示威。國內外許多報社的記者隨行采訪。隊伍經西四、護國寺、地安門、沙灘抵達王府井大街時,已擴大到四五千人。王府井大街南口布滿了軍警,揮舞皮鞭、木棍,兇狠地抽打手無寸鐵的愛國學生。同學們與軍警展開了搏斗,當場有數(shù)十人被捕。在國民黨當局的血腥鎮(zhèn)壓下,游行示威隊伍被沖散了。
救亡怒潮
“一二?九”的抗日怒吼,震撼了古都北平,很快傳遍了國內外。中共北平市臨時工委、北平市學聯(lián)及時總結,對下一步行動進行部署。12月11日,全市各大中學校學生聯(lián)合起來罷課。國民黨當局對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極為恐慌,下令嚴禁學生的愛國行為,還派軍警封鎖一些重點學校。但愛國學生的抗日烈火是撲不滅的。中共北平臨時工委獲知國民黨當局不顧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反對,決定在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決定在這一天舉行更大規(guī)模的示威游行。
12月16日凌晨,1萬余名北平愛國學生陸續(xù)走上街頭,一場聲勢浩大的抗日救亡大示威爆發(fā)了。示威游行隊伍共分為4個大隊,分別由東北大學、中國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率領從不同方向前進,途中沖破軍警的封鎖阻攔,最后在天橋會合。上午11時許,北平愛國學生和廣大工人、農民、市民3萬余人在天橋召開市民大會。會場旗幟飄揚,“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jié)h奸賣國賊!”“反對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的口號聲此起彼伏,響徹天空。市民大會結束后,1萬多名愛國學生整隊向前門方向行進。學生們手挽著手,不斷高呼抗日救國口號,向街道兩旁的市民和行人散發(fā)傳單。市民們熱情支持學生的愛國行動,有的送來開水和食物,有的自動加入了游行隊伍。
游行隊伍抵達前門時,遇到大批軍警和保安隊的阻截,愛國學生就在前門火車站廣場舉行第二次市民大會。大會決定繼續(xù)進內城示威游行,并派代表與軍警交涉,要求打開城門。當局為了分割示威游行隊伍,答應讓一部分學生從前門進城,但大部分學生須從和平門和宣武門入城。下午4時,黃敬率北京大學、中國大學等校部分同學由前門入城后,城門馬上關閉了。清華大學、燕京大學、東北大學、北平大學等校同學沿著西河沿赴和平門和宣武門。但城門都已緊閉,同學們多次試圖撞開城門,均未成功。后來幾經交涉,軍警答應以清華、燕京大學的隊伍先撤走為條件,可以打開城門讓其他學校的學生入城。此時已是晚上9點多鐘,當兩校隊伍離開后,城外四周的路燈全部熄滅,大批軍警揮刀舞棍從四面八方向學生撲過來,許多人遭到毒打。由前門入城的學生想去宣武門接應,當走到西單絨線胡同西口時,遭到大批軍警撲打,數(shù)十名學生被砍傷,街道上血跡斑斑,慘不忍睹。在“一二?一六”大示威中,全市學生共有22人被捕,300余人受傷,再一次暴露了反動當局的兇殘面目。
聲援北平
北平學生的愛國斗爭,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揭露了國民黨當局的賣國行徑,得到了各界愛國人士的支持響應,促進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
12月18日全天,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6所大學的校長,聯(lián)名要求釋放被捕學生。同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向全國工人緊急呼吁援助學生救國運動,各地工人紛紛舉行罷工,支持學生斗爭。20日,共青團中央發(fā)表宣言,號召青年學生深入到工農群眾中擴大抗日救國運動。各地社團組織紛紛發(fā)表通電和宣言,聲援北平學生愛國運動。宋慶齡、魯迅、馬相伯、沈鈞儒、王造時、鄒韜奮、陶行知、章乃器、李公樸、史良等愛國知名人士紛紛表示支持。宋慶齡從上海寄給北平學聯(lián)100多元錢,作為開展抗日救國工作的費用。魯迅于12月18日至19日夜,撰文熱情贊揚愛國學生的英勇斗爭精神,并寄以“石在,火種是不會絕的”殷切希望。12月26日,陜甘蘇區(qū)各界民眾舉行集會,聲援北平和各地學生的抗日救國運動。在北平學生愛國運動的影響下,全國各地學生群起響應。一時間,在黃河兩岸,大江南北,到處響徹抗日救亡的號角。
兩次游行示威之后,在黨的領導下,北平學聯(lián)成立了南下擴大宣傳團,深入工廠農村,發(fā)動各地工農士兵群眾開展反日反蔣斗爭,也使愛國學生們得到了鍛煉和教育。1936年,南下擴大宣傳團在北平召開團員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了民族解放先鋒隊(后改名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這是黨領導成立的先進青年組織。它的誕生和發(fā)展,大大推動了“一二?九”運動的深入發(fā)展。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號召下,由北平愛國學生首倡,迅速席卷全國的“一二?九”運動,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